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健康器械 > 产品导购 > 新品情报 > 正文

基因疗法让人工耳蜗“升级”

2014-04-25 10:48:43米内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电-基因输送”疗法,用基因疗法对人工耳蜗进行了“升级”,让“听神经”再生,有望让失聪者听到更真实更复杂的声音。

  自1970年代以来,人工耳蜗就已在市场上出售,但除了基本的语言交流外,使用者仍然无法感受到较为复杂的声音,并且目前的人工耳蜗植入也无法让使用者听力恢复正常。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发现,通过基因疗法可以提高人工耳蜗植入的有效性,让不同程度耳聋的人感受到更为复杂的声音——例如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音乐声。

  这项研究由新南威尔士大学的Jeremy Pinyon及同事完成,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

  基因疗法让“听神经”再生

  研究表明,多数耳聋患者的病变主要位于内耳的听觉感受器部分,而听神经多是完好的。人工耳蜗利用植入内耳的电极,绕过内耳受损的部分,用电流直接刺激耳蜗中残存的神经元细胞,可使患者重获听觉。由于人工耳蜗是利用电刺激产生的听觉,因此植入者听到的不是自然声,而是一种畸变的声音(像听机器人说话),需要经过言语训练才能理解别人讲话。 另外,这种方式也无法真正让听力恢复正常。

  根据EurekAlert报道,新研究中,Jeremy Pinyon对完全失聪的豚鼠使用一种叫作电-基因输送的基因疗法,将一种含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DNA溶液注射到豚鼠的耳蜗植入物,并用电极阵列驱动若干短电脉冲到耳蜗内。在几小时内,耳蜗中的细胞接受了该DNA并开始表达神经营养蛋白——它们是辅助神经细胞发育的蛋白质。

  该研究团队用听脑干反应测试或ABR来测试豚鼠的听力;ABR是一种用来检测新生宝宝听力的常用方法。电极被置放在豚鼠的头顶部并用其检测脑中的因应声音而被激发的耳蜗神经纤维所产生的电。研究人员发现,豚鼠听力有了引人注目的改善--这些曾经全聋的豚鼠的听力几乎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

  尽管采用上述疗法后再过几个月就不再有神经营养蛋白产生,但研究人员表示,将来应该可以利用植入耳蜗产生的神经活动,让听神经保持所获得的积极变化。

  这项结果为基因疗法能丰富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听觉提供了证据。研究人员计划接下来在临床试验中测试耳蜗电-基因输送的技术。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